10月21日晚,原创现代歌舞剧《天山问渠》在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上演。此次公益演出由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工作组协办。作为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文化润疆重点项目,《天山问渠》不仅让扬州观众领略到伊犁的别样魅力,更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事,奏响了苏伊两地文化交融的动人乐章。
一场演出 传承和发扬林则徐精神
随着舞台灯光渐渐变暗,音乐缓缓响起,一场融合了边疆风情与江南意蕴的艺术盛宴——原创现代歌舞剧《天山问渠》拉开帷幕。
《天山问渠》以林则徐的故事为背景,讲述了一位在江苏求学的新疆伊犁学子林一探寻林则徐事迹的故事。特别是那场神奇的“双林对话”,让林一穿越了时空、跨越了认知,走进了林则徐那无限的爱国情怀与丰功伟绩为后世筑起的精神家园。林一深受感染,他坚定地做出了选择:与家乡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共同建设美丽边疆,实现人生理想。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当这句箴言在舞台上响起,时隔百年,林则徐的家国情怀依然动人。全剧共分为序幕、问山、问渠、问心和尾声五个部分,演职人员以精湛的技艺,将歌曲、舞蹈完美融合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,深刻展现了林则徐忠于国家社稷、为民赤忱奉献的伟大情怀。
千人观演 苏伊情深打动扬州观众
原创现代歌舞剧《天山问渠》把伊犁的发展成就、浓郁的民族风情,以及苏伊两地跨越千里的深厚情谊,鲜活地呈现在现场观众面前。
据悉,伊犁州歌舞剧院原创现代歌舞剧《天山问渠》,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、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,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、伊犁州歌舞剧院出品,江苏大剧院制作导演。
当晚,扬州运河大剧院歌剧厅内座无虚席。当江苏的细腻婉约与新疆伊犁的热情奔放碰撞,约千名观众沉浸式感受着“苏韵伊情”的深厚底蕴。
“舞台上,一幅生动立体的‘伊犁画卷’展现在我们面前。伊犁州的壮美风光让我向往,林则徐的那句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’也激励着我。”现场观众表示,有机会一定会去多彩伊犁,感受伊犁的自然之美、人文之美。
文化润疆 推动苏伊两地文化交流
一场演出,连接的是苏伊两地的浓厚情谊。当晚,《天山问渠》以歌舞剧的形式让扬州观众更加了解新疆,了解伊犁的发展变化,树立高度文化自信。该剧的成功上演,不仅有力推动了苏伊两地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,更生动展现了江苏文化润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,《天山问渠》开启公益巡演之旅,扬州是其中重要的一站。一直以来,一批批江苏援疆干部跨越山海、走进伊犁,许许多多扬州援疆干部也是其中一员,为伊犁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“此次演出,是我们扬州援疆工作组落实‘文化润疆’、促进两地文化交流的具体行动。”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工作组交流合作处处长曹昊说,这部剧不仅是艺术盛宴,更是连接扬州与新疆的情感桥梁。“它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、造福百姓的精神,这与我们扬州援疆工作的初心高度契合。我们希望借此让扬州市民更了解新疆,进一步凝聚起支持边疆发展的社会力量。”